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去全球化对中美两国全球化的代价是什么?
 
对美国来说,最大的代价就是财富不平等。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化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但这部分利润,只能被很少的一部分美国人获得。
 
美国最富有的0.1% 12万个家庭占有的财富,和比较穷的90%的1亿1千万家庭占有的财富总量相当。
1964年到2018年,美国人平均小时工资,从2.5美元涨到了22.65美元,好像涨了8倍,但是,通胀调整后,几乎完全无增长。2018年的通胀调整后的工资,还不如1970年的水平。股指呢,1964到2018,通胀调整前标普股指涨了接近40倍,调整后,也涨了接近5倍。如果从里根上台的1980年看,就更明显了,通胀调整后的工资勉强涨了10%,通胀调整后的股票涨了接近8倍。
 
从1992年到现在,美国一直处于低通胀阶段。然而,总体的低通胀并不代表所有品类都是低通胀。
 
对美国,1996年到现在,同时出现可全球化的商品的通缩 和 不可全球化服务的通胀。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在1996-2016年,20年间整体55%的通胀率(年化2.2%)是比较温和的。但所有无法全球化的本地服务的涨幅远远大于平均通胀率。大学学费涨了200%,医疗涨了100%+。而玩具,服装,汽车,家具,家电这些全球化的产品,在20年间价格不升反降。
 
价格上升的同时,服务的质量并没有提高。美国的平均每人的医疗费用年支出超过1万美元,远远高于任何一个其他的G7国家。而美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在G7国家中是最低的。近几年,不断没有上升,反而在下降。
贫富差距扩大,让川普登上总统大位。
 
供应链安全是第二个问题。川普政府比之前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更强调供应链安全,之前主要精力放在通信产品(ICT)上。这次疫情开始后,也开始着手把中国和其他美国以外医疗设备供应链转移回美国。同时,全球化也加强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地位,特别是互联网轻资产的跨国公司,通过各国不同税收政策之间的漏洞,为自己获得了额外利润。跨国公司富可敌国,还少缴税。
 
产业空心化和金融化是第三个问题:随着美国制造业的外迁,美国经济的空心化和金融化也日趋明显。经济无法摆脱贸易和财政双赤字的局面,而双赤字又依赖于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巨额国债要求美联储必须维持低利率。
 
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了描述美国宏观经济的核心公式 投资 + 财政赤字 = 储蓄 + 贸易赤字
 
在低储蓄率的情况下,美国的高额财政赤字,必须依靠贸易赤字,也就是外国在美国的储蓄来维持。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结果,增长变得更加“金融化”:债务不断增加,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债券为主的资产变相印钞向经济注入资金,以维持低利率和经济增长。而额外的资金不断的在资本市场空转,吹高资本市场的泡沫,同时越来越难以收场。对金融危机,政府的对策是削减资本成本(降息),而不是解决危机的根本原因。
 
2
 
全球化对中国的代价是什么?
 
第一,是赚规模不赚钱,利润大头都被美国人赚走了。
 
对于全球化的行业,比如广义商品制造业、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做到很大的规模,但企业的利润率远低于美国。中国的家电行业和手机行业就是一个例子。全球化,是资本和技术充裕国 - 美国的资本和技术的回报上升,使稀缺国 - 中国的资本回报和技术回报下降,企业利润率低。但中国政府和大部分企业家都有极其顽强的精神,宁可利润低,也要想一切办法投资技术,扩大产能,让产业升级。而中国的大市场和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又给了这种升级机会。
 
中国的外汇管制,又使大量资本无法外流投资海外,虽然资本回报率低于美国,但被迫在中国国内自循环,寻找投资机会。
 
现在中国企业在很多工业门类都实现了规模效应,不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比较优势,甚至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有了比较优势。现在也在一步步向上游爬升。
 
当然,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在环境和自然资源等问题上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第二,做大规模的同时,也背上了经济周期的重负。
 
在西方输出制造业产能的同时,也输出了经济周期。让中国背上了经济危机中产能过剩的包袱。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的定义是生产过剩,凯恩斯的定义是有效需求不足。其实都差不多。
 
按马克思的说法,资本占有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能力的跳跃扩展,提供了强大的利益刺激和外在压力;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工厂制度、股份公司制度为生产能力的扩展、资本突然扩展能力的增长提供了有激励效应的微观制度结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为社会生产的盲目扩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或宏观制度结构。
 
当产能大于需求时,就出现了经济危机。过去我们说西方帝国主义到处占领殖民地,第一为原材料,第二为市场。中国现在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国的工业产能可能供应全世界需求。
 
在经济周期中,产能的主要拥有者,重资产一方,就是危机中最痛的人。
 
在08/09年金融危机中,为什么有一种说法:“救美国就是救中国?”。原因就是美国通过输出产能,把中国绑在在美国的战车之上,美国金融吹泡沫出现经济危机,中国因为是重资产重产能一方,反而受伤更重。如果中国追随美国继续吹泡泡,后面的潜在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过去几年无比痛苦的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也是08年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中国冲击大放水政策的后遗症。
 
以前学政治,西方国家到处占领殖民地,一为原材料,二为市场。需要市场消化产能。其实,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产能过剩,需要市场。
 
从这个角度,中美经济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其实也没说错。
 
全球化给中美双方都带来了好处,同时也带来了负担。
 
3
 
去全球化的后果是什么?
 
首先,去全球化对美国的弊远大于利。美国统治剥削世界经济是靠着美元金融霸权,美国企业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美国股市三十年大牛市也是靠的金融霸权。(就和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一样)
 
去全球化,首先是美国公司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美国国内通胀压力增加,低利率政策遇到挑战,美国股市维持不住高位。
 
去全球化,对中国来说,就是产能利用率下降,就业压力巨大,外贸和出口制造业倒闭,大量失业。
 
请大家记住,美国现在剥削全球的基础,就是双赤字政策。就是这个公式:投资 + 财政赤字 = 储蓄 + 贸易赤字。如果美国真的自给自足,没有贸易赤字,没有了外国给美国贡献的储蓄,美国经济就会出大问题了。
 
对美国最有利的去全球化不是自给自足,而是美国想办法把中国挤出全球市场。培养新的合作国家,充当美国的制造业打工仔。奥巴马时代推进的TPP和TTIP就是这个思路。这两个协议,特别是TPP,才是真正对付中国的杀手锏。一旦搞成,对中国的伤害难以估量。TPP和TTIP是美国的百年大计。
 
但TPP的本质,仍然是美国要外移制造业,为了吸引其他国家加入,美国多少也要让一些利益。政治上就不正确。希拉里是TPP的主要推动者,但在2016年大选中仍然被迫表态反对TPP。但如果希拉里当选,估计仍然会推动类似TPP的计划。好在川普上台了。
 
川普的思路是制造业回流,减少贸易逆差。前文说过,美国的经济霸权就是建立在双逆差的基础上,要减少逆差,除非美国能真正把财政赤字降下来。
 
4
 
全球化中,美国得到了利润和股票牛市。中国得到了就业产能和GDP。去全球化,中国的问题就是产能。
 
美国输出产能的同时,也把经济周期输出给了中国。美国感冒,中国发烧。
 
一旦没有了美国的需求,中国的产能就会严重过剩,而去产能的过程是异常痛苦的。企业破产,人员失业,GDP增长速度下降。
 
好在我国过去几年一直在努力提振内需,2018年88万亿人民币的GDP中,净出口的贡献只有7000多亿元(贸易+服务的总顺差,和外贸顺差概念不同)。虽然美国需求下降会导致外向型企业损失惨重,但应该也不是过不去的坎。
 
去全球化,中美一定会两败俱伤。谁会伤的更重?我的判断是,短期也许中国更痛一些,但长期美国会伤的更重。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5
 
最后,新冠疫情让去全球化的进度一下子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各国都陷入经济危机之中。
 
各国目前的政策其实都是发债、印钞买债、放水刺激。
 
看上去印钞是解决经济问题的万灵药?
 
话题:



0

推荐

西西弗评论

西西弗评论

72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

文章